反沖洗過濾器在液壓支架上的應用
近幾年,越來越多的高產(chǎn)高效的“電液控制系統(tǒng)”在煤礦綜采設備—液壓支架上使用,大大地提高了生產(chǎn)效率及機械化程度。最近,很多地區(qū)都把反沖洗過濾器應用在液壓支架上,反沖洗過濾器過濾能力強,大流量:煤礦上目前大量使用的大流量“直通式”過濾器,由于結構的限制,最大流量只能達到 380L/min,該過濾器可達 800L/min 或著更大。
液壓支架一般采用傳統(tǒng)的過濾方式,高壓泵站過濾液→高壓膠管(通過附加連接)→“管式”過濾器→進入支架主控閥。但是采用傳統(tǒng)過濾器的缺點有很多:“管式”過濾器初次投入的成本低,安裝結構簡單;缺點是一旦系統(tǒng)污染,需停機多次更換濾芯,后續(xù)運行成本高。井下環(huán)境的特殊性,決定了井下的拆卸、更換、安裝很不方便,容易延長檢修時間,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再次污染的問題影響生產(chǎn)。更主要是直接影響設備的工作時間,進而導致設備使用壽命的縮短。
反沖洗過濾器應用在液壓支架上避免了傳統(tǒng)過濾器的缺點。它的工作模式如下:兩組件號 11-雙骨架不銹鋼濾芯組件,被平行、并聯(lián)式的置于閥體內(nèi),當兩個手柄組件處于平行位置時,從 Pi 口進入過濾器的液體,分別通過相應的支撐墊→90度轉(zhuǎn)動換向球→分流環(huán),分別進入左、右濾室內(nèi),再依次流過濾芯組件的外骨架→濾網(wǎng)→內(nèi)骨架→支撐套→流道會合,經(jīng) Po 流出,進入執(zhí)行元件。
實踐證明,反沖洗過濾器雖然一次性投入比“管式”過濾器高,但操作簡單易行,遇到污染后不需更換濾芯,可在 15 秒內(nèi)完成一臺支架濾網(wǎng)的清洗。而沒有安裝反沖洗過濾器的支架在遇到堵塞時,只能更換濾芯,每臺耗時 15~30 分鐘,且容易二次污染。長期經(jīng)濟效益,后者遠比前者高。所以選用清洗濾網(wǎng)自動化程度較高,具有過濾、自清洗、截止功能于一體的反沖洗過濾器很有必要。